【抓項目?優環境?促發展】金昌紫金云大數據中心打出綠色發展“組合拳”
來源:金昌日報 2022年04月01日
能源利用高效 綠色節能低碳
金昌紫金云大數據中心打出綠色發展“組合拳”
金昌新聞網—金昌日報訊(記者閆紅海)3月18日,記者走進金昌紫金云大數據中心產業園,在園區集控大廳整墻的LED顯示屏上看到,監控畫面內各種圖表、數據正不停地變換著。在運維人員的精心監控下,數據中心DCIM、動力環境監控系統、云平臺運維管理系統等10個智能化監控系統正在正常有序運行。
紫金云大數據中心生產運維部經理姚尚文說,大數據中心采用“風冷+自然冷和蒸發冷+自然冷”的冷源系統、利用余熱回收技術、應用智能化運維管理平臺、大量使用新能源電力等綠色節能技術,推動數據中心綠色發展,電能利用效率從投運之初的1.67降至2021年度的1.30,水資源利用率達0.55升每千瓦時,每年可節約用電680萬千瓦時,可消納新能源電力8000萬千瓦時,節約用水3萬噸。
為了實現低碳環保發展,中心建設時選用的軟件定義數據中心、蒸發冷卻式冷水機組、水蓄冷系統等,都嚴格按照《綠色數據中心先進適用技術產品目錄》和《國家通信業節能技術產品推薦目錄》推薦的綠色節能技術,實現能源資源高效利用,電能利用效率達1.30,水資源利用率達0.55升每千瓦時。
針對西北地區全年氣溫較低、水資源短缺的特點,數據中心的冷源采用50%帶自然冷卻的風冷冷水機組和50%帶自然冷卻的蒸發冷卻冷水機組組成,在節能的同時達到了節水的目的。尤其在冬季,可充分利用金昌市豐富的自然冷源資源,大幅提高機組制冷效率,機組制冷性能系數可達30,全年利用自然冷源時間可達5590小時,占全年運行時間的63.8%。同時,對于中心存在的大量余熱,設置水源熱泵機組通過冷凍水回收機房產生的熱量,輸出55℃的熱水用于冬季辦公區域供暖,輸出冷水向機房供給冷量。每年可回收余熱3793吉焦,每個供暖季可節約供暖用電130萬千瓦時。
針對金昌市新能源電力豐富的現狀,中心還積極參與市場化新能源掛牌交易,直接向新能源企業購買可再生能源,2021年用電量中80%為新能源電力,促進了綠色發展,助力區域內新能源電力消納。同時,中心配置了數據中心智能管理、動力環境監控、電力監控等先進的智慧化管理系統,設置能效管理模塊,實時監控各設備、點位能源消耗和能效情況,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、診斷,優化節能控制措施和策略,不斷提升數據中心能效水平,電能利用效率值比投用初期下降22%。
一系列“組合拳”的打出,金昌紫金云大數據中心被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六部門確定為2021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,助力我市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