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】“雙減”帶來的新體驗
來源:金昌日報 2022年03月29日
“雙減”帶來的新體驗
金昌日報記者 張可樂 通訊員 趙亞儒
繪畫、講故事、設計劇本、制作思維導圖;“單科無書面作業日”“無書面家庭作業日”,學科作業清單、班級學科作業登記表……新學期伊始,金昌市中小學出現了很多新變化。一系列新穎獨特、妙趣橫生的全新教學方式,開始出現在全市各個中小學,為師生帶來了全新體驗。
3月18日,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,新學期,金昌市教育系統采取多項有效措施嚴把作業關,切實做到減負提質。
“設置無作業日” 為學生減負出實招
周四下午放學鈴聲響起,金昌市第六小學學生一身輕松地走出校門,都沒有背書包。不背書包怎么寫作業呢?原來,每周四是學校一至四年級“無書面家庭作業日”、五六年級“單科無書面作業日”,學校以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,以便鍛煉身體、充分發展興趣愛好,幫助學生健康快樂成長?!啊p減’以來,孩子作業負擔小了,可以自主規劃閑暇時間,安排跑步、跳繩、做手工、讀課外書、練鋼琴等豐富的興趣活動,在放松身心的同時有更多時間充分開發課外興趣愛好,不僅實現了勞逸結合,并且做到了各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?!苯鸩械诹W四年級學生萬佳睿的家長告訴記者。
自“雙減”政策實施以來,金昌市義務教育階段多所學校相繼開展“無作業日”活動,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充分培養和發展興趣愛好、探索課外知識,學會自我規劃、自主管理。在金昌市第二小學“無作業日”這天,學生打乒乓球、拼樂高積木、與家長共同閱讀、參與家務勞動……這些有益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和家長真正感受到“雙減”政策帶來的新變化。
深耕課堂教學 優化作業設計
在市第三小學的一堂數學課上,鄧星華老師把枯燥的字母A、C、D、E、F、I推理思考題,替換成有趣的漢字“我”“喜”“歡”“數”“學”“課”,引導學生培養濃厚的數學興趣;英語老師王麗娟讓基礎薄弱學生課后多讀含有“ow/oa”的單詞以鞏固口語能力,學有余力的學生可與家長或同學進行故事的口語分享練習;語文老師羅慧萍在《魯濱遜漂流記(節選)》作業設計中,設計了必做題“我是好書推薦官”,要求學生根據所學內容寫《魯濱遜漂流記》推薦詞,選做題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帶領學生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難和煩惱,并積極引導學生逐漸學會分析正負面影響?!袄蠋煵贾米鳂I非常有趣,就像拆盲盒一樣,拆到的作業讓我們很驚喜,大家都有‘露一手’的機會,每個同學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。以前一聽到作業就感到煩惱,現在天天都會期待老師布置有趣的作業?!笔械谌W六年級(2)班學生王泓羽興奮地說。
金昌市教育系統圍繞貫徹落實“雙減”政策,深入研究課程標準,在備課上下足功夫,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。把作業研究作為校本教研的重要內容之一,開展作業設計專題研討,根據學段、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,創新設計分層作業、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,避免機械、無效訓練,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學科興趣,提高學習效率。
“學習《白鷺》時,教師會讓孩子們挑選最喜歡的一段文字,將腦海中的畫面呈現在紙上;學習《小英雄雨來》后,教師則會引導學生嘗試設計一個全新劇本……”據市第七小學教師周晉儀介紹,該校堅持基礎性作業有效、活動性作業有趣、發展性作業有深度,同時設置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,最大程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多樣化需求;而在市第四小學,教師們也設計了獨特的強化實踐性作業,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課余時間,適度開展體育鍛煉、課外閱讀和文藝活動,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。
強化作業管理 嚴控作業總量
“從此次檢查看,語文、英語學科作業安排了合理的閱讀內容,數學作業量適中,梯度合理,分層明確,學生反饋良好?!笔械谖逯袑W副校長王金林告訴記者。在市第五中學七年級作業督導檢查中,校領導從作業布置、公示、作業設計、完成情況、作業批閱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檢查,以期加強教學過程性管理,更好地實現減負增效。
市各中小學結合各自實際制定作業管理制度、公示制度,對作業分層設計、完成時長、作業批閱等環節進行規范管理,進一步加強了教學過程性管理,嚴把作業難度關,控制作業總量。
“學校制定了作業管理細則和評價標準,采取隨機抽查、集中督查、教學視導組進班聽課查作業、問卷調查等形式,加強作業質量的過程性管理。以學科作業清單、班級學科作業登記表等方式對作業量進行實時監控,避免‘超量作業’流向學生?!笔旋堥T學校教務主任余天生介紹說。
永昌縣第五中學堅持學科先周(提前一周)集體備課制度,集體備課設計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,“先周作業”經教研組長審核、學部主任協調、教師發展中心審核確認、校長終審等簽審環節,真正把學科作業總量控制落到實處。市第七中學、永昌縣第三中學等學校還定期組織作業展評活動,提升作業質量,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。
市教育局基教科負責人楊昌瑞說,市教育局以作業管理辦法、作業公示平臺等新措施加強對教育系統作業監督,近期還將通過作業設計大賽、作業設計微課題研究等活動,積極引導全市各校教師提高作業設計水平,進一步推進“雙減”落地生根。